【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专刊第十二期】优化营商环境,被评议部门在行动(九)

来源: 市人大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10-09

  市财政局:助力企业疫后重振 畅通便民“幸福路”

 

  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围绕“六稳”“六保”任务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努力克服财政减收压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筹措资金,助力我市交通客运企业疫后重振,保障公共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民众出行不受影响。

  受疫情冲击,市城市公交集团、道路交通客运企业相继停摆,复产后由于控制上座率、经常性开展消杀等原因,导致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市财政部门统筹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以及承担的政府指令性任务和政策性减免乘车公益费用等实际情况,在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测算的基础上,从今年起,按年度增加市城市公交集团公益性补贴2000万元,支持城市公共交通疫后恢复和稳定运营。目前,符合享受财政补贴政策的公益性减免乘车费用的受惠市民(含老年人、残疾人、退伍军人、学生等群体)近24万人;享受财政补贴的政府指令性开通的冷僻线路(含通村公交等)50条,年服务群众超2000万人次。

  市财政局还筹集资金700万元,对城区15家道路交通、客运企业的道路班线客运车辆、“点对点”农民工返岗包车、汽车客运站、城市出租车、城市公共交通等5个不同类别车辆,按相应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有力支持了城区道路交通、客运企业疫后及时恢复运营和稳定发展,提升了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法院:扎实开展整改 力求工作实效

 

  市法院依照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评议工作部署,认真对牵头负责的优化营商环境三项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扎实整改,以整改实效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

  开展专项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市法院除每周五定期组织法官参加《民法典》系列专题培训外,于9月29日邀请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分管院长和业务庭室承办法官、在册管理人机构人员在市中院参加十堰法院破产案件清算审理培训班,邀请武汉市具有多年破产案件办理经验的张亚琼博士就破产案件办理相关清算实务来院授课,全面提升全市法院办理破产清算案件水平,推进归口办理专业团队审理。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破产审判。市法院会同市财政局设立“破产费用专项资金,提升办理破产质效”制度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确定为第一批先进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近日,市法院以整改为契机再推进了十堰堰鼎工贸有限公司、十堰广罗实业有限公司、湖北崇胜贸易有限公司等案件审批审核进程,进一步推动破产审判工作。

  加大执行力度,高效解困纾困。市法院连续数周加班加点推进执行工作,有财产法定期限结案率、无财产终本率分别达到98%、100%,远远高于预计的91%、96%的指标任务。近日,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为感谢市法院执行干警72小时内奔波1300公里,在12个县(市、区)保全价值4560余万元的152辆东风重卡,特到市法院赠送锦旗感谢。

 

  市住建局: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助力绿色建材发展

 

  “在你们的指导下,搅拌站顺利通过升级改造,实现了绿色清洁生产,并通过了绿色建材认证。”近日,市筑基商品混凝土公司负责人对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这是市住建局着力打造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面对面互动交流,主动做好技术服务。安排技术人员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上门指导企业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帮助申报绿色建材和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标识。目前全市30家混凝土(砂浆)搅拌企业均按要求完成了绿色搅拌站升级改造,实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防尘污染治理达标率100%。

  心贴心换位思考,积极争取资金扶持。组织学习《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充分认识民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候拉一把、扶一程。先后组织系统干部走访企业34家,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推动绿色建筑各项补助政策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已争取以奖代补资金240万元,正陆续发放给开发单位和建设单位。

  实打实解决难题,创新落实补助政策。针对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实施一批降本减负措施,让企业轻装上阵。统计城区政府投资项目拖欠企业材料款、工程款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结算”难题;全面压缩新型墙材专项基金退付程序和流程,从原需提供9项佐证资料现减少为7项;对整体缴纳基金的项目,在项目取得竣工备案和规划核实证明后,分栋、分期退付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截至目前,该局共计为14个建设竣工项目退付墙革专项基金779.95万元。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树清廉形象 优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围绕“强化清廉实干担当,聚力决胜全面小康”主题,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提供“廉动力”。

  该局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湖北省党委 (党组)运用监督执纪“第一形态”落实主体责任办法》纳入9月份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局机关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党纪法规和监察法知识测试,通过“学讲考”营造廉洁教育浓厚氛围。

  开展“以案说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 《权力的迷途》《权力之刃,滥用成殇》以及《百姓问政》专题片,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际,坚守廉洁底线,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家庭为阵地,开展“廉洁教育从家出发”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廉洁家书,引导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将《家庭助廉倡议书》分发到每一名党员干部家中,把严管和厚爱的要求延伸到党员干部家属身上,让纪律规矩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引领家庭助廉新风。

  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聚焦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工作措施》等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深入走访企业,创新服务举措,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清廉意识、实干意识和担当意识,为良好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

 

  延时服务,双休预约登记。在城区全面推行双休及节假日预约服务。开展工作日延时服务,通过提前到岗、延迟下班延伸服务时间,确保当日叫号当日受理完毕、当日受理当日进入办理流程,严格兑现承诺服务时限,让群众和企业享受延时超值服务。

  延伸服务,扩展服务半径。在城区13家企业、120家房地产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服务网点,将登记服务延伸至银行、房企,线上申请受理相关登记业务,实现不动产抵押类登记、预告类登记、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不见面”服务。推动全城通办,将所有业务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将集体土地以及宅基地业务延伸至6个基层国土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办理登记业务。

  自助服务,“24小时不打烊”。设立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利用“刷身份证+人脸识别”技术,24小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拆迁安置、低保、公积金贷款等10种不动产证明;通过短信提醒、验证密码的方式,提供自助领证服务,让企业和群众体验“全天候”的服务之便。

  规范标准,率先启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服务。颁发国标版不动产电子证照,通过鄂汇办APP实现在房屋交易、抵押融资、子女入学、企业开办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生成电子证照36万本。加速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实现抵押注销登记当日办结、抵押登记1日办结。开展不动产登记信息、地籍管理信息互联互通试点,率先实现个人地籍图(宗地图和房屋分户图)自助查询打印功能。利用地籍库及不动产测绘成果,率先将不动产证的宗地图等信息直接打印到国标版不动产证书上,提高制证效率和防伪水平。

 

  市城管执法支队:全力打造服务型城管

 

  为营造良好营商氛围,市城管执法支队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与业务对口企业、商户联系,对我市大型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主动服务,为优化投资环境、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721”工作法。围绕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始终坚持“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以收到并办理的供排水案件为例,该支队以监督指导企业、商户自行整改消除不良影响为主要方式,执法人员逐案宣讲供排水法律法规,详细告知办理流程,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开展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减轻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截至今年9月底,市城管执法支队共收到上级部门移交的案件线索100余条、案件22起,其中立案处罚12起,其余均从轻处理。

  杜绝过度执法等损害营商环境行为。在办理某公司违规排污案件中,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污水排放突发事件情况及该公司采取的整改措施,根据各级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发展相关文件精神,该支队对该案件作出不予立案处罚决定,支持企业持续发展,赢得了企业高度认可和赞扬。

  狠抓纪律作风整顿。把作风建设作为打造服务型城管的重要手段,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开展“以岗带训,以案学法”活动,邀请绿化、户外广告、供排水类重点案件办理人员分享办案流程、讲解法律适用条款,提高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办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