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华:扎根沃野实干 书写履职答卷

来源: 十堰人大     |    作者: 韩玉砚     |     发布日期: 2024-11-18

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乡村振兴联系村、“共同缔造”试点村——竹山县宝丰镇公平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卫浴车间机器轰鸣,新修道路宽阔平坦,水电管网畅通入户……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正在铺展。

在宝丰镇公平村有这样一位女性,她肩扛重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责任。她就是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艳华。

李艳华(中)在入户走访察民情

扎根沃野,躬身实干显担当

“与其自己发展,不如大家一起发展,让人更充实,也更有成就感。”2021年,原本在当地卫浴产业园经营食堂、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李艳华,肩上又挑起了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短短3年时间过去,说起村里这三年的变化,村民们对她赞不绝口。

走进公平村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乡村振兴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生产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

李艳华回忆,一年前,该车间原址还是一块撂荒多年的集体建设用地,与竹山县卫浴产业园仅一墙之隔。在2022年的村民代表大会上,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鼓励大家就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立项问题敞开了说,形成了建车间的一致意见。不到半年时间,一座崭新的车间拔地而起,并很快引进一家卫浴企业到村里租赁车间办厂。家门口有了加工厂,吸引近百名村民进厂打工,实现了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命脉,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以前的公平村,吃水完全靠天,自来水时断时续;电压忽高忽低,使村民家里的电视、冰箱等电器常常没法正常运行;进入村里,只有一条通往老官寨的断头路。

“如果水、电、路都不能畅通,发展从何谈起?”在村“两委”、村民代表议事会上,村民提出的疑问振聋发聩。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与多部门协调沟通,2022年国庆节前夕,一条宽4.5米、长3.2公里的道路全面铺通。随后,该村水压较低、电压不稳的困扰,也都先后解决。

在道路施工现场,李艳华每天都会去盯进展情况,与施工队相互配合,一方面协调动员村民,自发清理家门及道路两侧杂草、积石,为施工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协调机械设备进场,准备砂石、混凝土等材料,调运挖掘机平整路面,为道路硬化打好地基。

用心用情,履职尽责办实事

“当选人大代表是群众的信任和期待,只有为群众代好言,为老百姓办实事,才对得起这个身份。”作为市人大代表,李艳华始终不忘把村民最关心、最急切的问题,作为自己履职尽责的重点方向。

为了把代表工作融入群众最关切、联系最密切的地方,李艳华以人居环境改造为抓手,探索建立了“代表+村干部+志愿者+群众”的联户共建工作模式,通过召开群众会和入户走访,积极营造村民关心、参与和支持村庄建设的浓厚氛围。她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张家湾是公平村的一个小村落,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但农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却让人直摇头。为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2022年10 月,公平村决定启动张家湾人居环境改造工程,规划方案一公布,遭到很多村民反对。

“提出反对的村民,大多担心自身利益受损,比如担心乱搭乱建的棚子被拆、房前屋后空地被占等。”找到问题症结后,李艳华就与其他几名市县乡人大代表成立一个代表小组,白天和村民一起劳动、学习政策,晚上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慢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组织20多名村民代表,到附近的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龙井村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人居环境改造后的大变化、大发展。群众的心结解开后,不到3个月时间,张家湾片区改造计划全部完成。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李艳华深知,要始终将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当好代表为人民的担当。三年来,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企业,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市人代会上,先后提出多个有关乡村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方面的建议,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凝聚了人心共识,彰显了为民情怀。

李艳华说,农村的广阔天地,不仅仅是人大代表、村干部了解基层、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也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立足代表岗位,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中躬身实干,用心写好代表履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