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明:做好农技服务,耕耘希望田野

来源: 十堰人大     |    作者: 韩玉砚     |     发布日期: 2024-11-12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作为农民之子,十堰市人大代表、竹山县城关镇农技中心主任张永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30多年来,以黄土地为家,与农作物为伴,扎根农田,用科技力量帮助农民挑起了致富的“金扁担”。

张永明(左)向茶农传授种植技术

耕耘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服务35年

今年夏天以来,张永明每天早出晚归,在城关镇刘家山茶叶基地,帮助茶农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升级,手把手教茶农如何修剪茶树、精准识别害虫……

回顾过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服务农民的张永明感慨万千:“参加工作35年来,我一直在乡镇工作,经年累月穿梭在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民服务。”

1989年,张永明从原郧阳地区农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当时全县经济条件很差的牌楼乡农技站。他深入到每个村去办试点,推广“两杂”种子和地膜覆盖增产栽培技术。在牌楼乡农技站,他一待就是十多年,大片旱地换了新颜,成为优质农田。

2001年,张永明被分到麻家渡镇农技站担任站长。7年里,他除了完成常规的农业生产服务外,还参与了全镇3000亩生态茶园建设规划。在此期间,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在建设村的每一片土地上丈量、划线,指导农户开挖、建园,因势利导地组织茶园管理的专业队伍,实行统一技术服务。

之后,他被调到竹山县新兴的蔬菜产业大镇——溢水镇,担任农技中心主任。上任伊始,在查清该镇蔬菜产业生产上的突出症结后,他租种20多亩大棚,在该县建起了首家蔬菜育苗中心。农技中心每年为菜农提供优质菜苗50多万株,实现了蔬菜生产统一供种到统一供苗的根本性转变。

茶产业是竹山县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自从2019年担任该县城关镇农技中心主任以来,张永明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当地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提升上。如今,在刘家山茶叶基地,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收集茶园气象、土壤、病虫害等信息,并通过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实施灌溉、施肥、生物防治等田间管理,既让茶园显得“科技范儿”十足,更让茶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解放。

察民情听民意,建言献策助产业发展

作为身处基层的人大代表,张永明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始终将群众的冷暖放在心头,把“听民声、解民忧”当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积极参与代表行动,通过调研走访,详细了解本地农业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困难。他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张永明深知基础设施对于茶叶种植基地的重要性。经过深入分析,他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针对性提出《关于支持竹山县城关镇刘家山片区茶园设施化建设的建议》。

意见被采纳后,随着茶园内产业路、作业道建成,给茶农物资运输、田间作业带来了极大便利;有了排灌设备,茶农不再担心天旱,茶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随之增强;茶园绿色防控集约化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随之提高。产业兴旺、环境优美、生活富足……如今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在刘家山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去年,竹山县探测出全县矿泉水总量达到300万吨以上。“城关虎山、大庙黄兴两个水源地锌元素指标达到0.33mg/l,这在国内实属罕见;大庙乡马河水源点硒元素指标稳定在0.02mg/l,这在湖北省内为首次发现。”怎么用好“水”资源,做足“水”文章,是张永明萦绕于心的一大要事。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张永明与其他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支持竹山高端矿泉水产业发展的建议》,取得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张永明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工作者,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推广普及技术;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将继续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