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型发展中推进十堰科学发展

中共十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天会

来源: 本网     |    作者: 管理员      |     发布日期: 2010-10-23     |     [      ]

  十堰是一个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因汽车产业而蜚声中外。5年前,因东风公司和东风有限公司“两个总部”相继外迁等不利因素影响,十堰的生产总值增幅曾跌至历史最低点,工业经济增速滑落至全省末位,社会上关于十堰的“废都论”、“边缘论”一时甚器尘上。5年来,十堰市坚持把加快推进发展转型作为一项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着力从调整结构、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下大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各种矛盾问题,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和省委书记罗清泉在全国、全省领导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以后,十堰市委、市政府认识高、行动快,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成效。十堰不仅没有成为“废都”,而且实现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呈现出了经济结构趋于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创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全面加强、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资源高消耗趋势得到控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保障日益提高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今年1-8月,十堰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四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市实现工业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30亿元,同比增长50%;财政收入63.5亿元,同比增长68.6%。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76.8%。省委书记罗清泉在接受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的采访时说:“十堰制造改写了湖北速度”。
  一、立足市情,推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战略转型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和自身结构性矛盾的日益凸显,十堰的发展面临着内部“四大瓶颈”、外部“两大挑战”的双重制约。一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富裕的城区与贫困的农村并存,城区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6县市却全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5年城区人均GDP33004元,6县市只有4096元,差别比达8.06:1。二是交通条件落后。十堰地处鄂豫陕渝省际交界地区,加上秦岭、巴山余脉阻隔,长期以来交通非常闭塞,“十一五”以前,十堰对外交通命脉主要是襄渝铁路和汉十公路。三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城区分布在几十公里长的山沟里,建成区面积仅6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十一五”初期,十堰城区找不到一块千亩以上规模的平整土地。四是产业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十堰汽车产业“一主独大”。2004年汽车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值的72.4%,全市经济过分依赖汽车产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在受到上述“四大瓶颈”制约的同时,十堰还面临着两大严峻挑战。南水北调工程于2003年正式开工,作为中线核心水源区,十堰淹没损失巨大,移民搬迁任务艰巨。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南水北调工程对十堰的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十堰被列入限制开发区域,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式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骤然进入一个“紧约束”环境。2004年前后,东风“两个总部”相继搬迁,导致十堰汽车工业产值两年陡降173亿元,而且一大批配套企业“随风而去”。企业外迁、税源流失、投资下滑、消费下降,加上连续几年的汽车产业周期性波动,在“十一五”开局之时,十堰经济发展尤其是汽车主导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结构性矛盾和环境资源约束“倒逼”带来的严酷现实,使 十堰的决策者们意识到,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创新发展模式之“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尽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应对危机的根本出路。经过充分酝酿和深入讨论,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出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时代主题,立足十堰市情,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布局要求,以生态环保为底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坚持生态立市与工业兴市并重,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构建适应生态文明要求和十堰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将十堰由一个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生产性城市,建设成为一个产业发展协调、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既适宜创业又适宜居住的现代化城市。2007年,十堰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汽车城、水电城、旅游城、生态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五城”目标;2009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快建设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级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争取在“十二五”实现“三个百”的目标,即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汽车总产量达到100万辆,把十堰建设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这一新的发展战略,是十堰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调整结构,推进以多元化格局为取向的产业转型
  东风“迁都”之前,十堰工业企业中汽车工业企业数量占43%,从业人员67%,资产存量占85%,实现产值占68%,创造税收占87%。东风总部迁走。这也促使十堰的干部群众猛醒,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于某一个企业,往往会使这个地方的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十堰必须转型发展,寻找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多元产业支撑。市委、市政府提出,在继续服务好东风公司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双亿工程”为抓手,坚持整车、零部件一起上,生产和流通、城区工业和县域工业两手抓,在继续壮大汽车产业的同时,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快培育旅游、水电、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主四大”多元支柱共同支撑的产业格局。按照这个思路,全市上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工业经济呈现出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态势,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411.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832.4亿元,今年将突破1000亿元。
  (一)以东风公司为依托,提升汽车主导产业。全力服务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积极争取东风公司在十堰多上新项目。突破性发展地方汽车工业,坚持争取整车和零部件两手抓,实施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战略,以重型商用车、微型车、客车、特种专用车等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全力推进整车生产发展;以高科技、宽系列、多品种、广覆盖为方向,大力发展关键总成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培植自主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把十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商用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整车生产企业20多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200多家,形成一批汽车产业集群,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十堰的汽车产业生产经营,已辐身到25个省区市。对于东风公司基地,十堰市在土地开发、基础建设、职工安置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2009年,十堰汽车工业完成总产值615亿元,比2005年增长92.8%,汽车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
  (二)以优势资源为支撑,加快培育水电、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十堰抢抓全省“一主两翼”水电开发的战略机遇,掀起汉江、堵河流域水电开发高潮。总投资51亿元的潘口电站已成功截流,丹江大坝加高工程实现总工程量过半。目前,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191处、189.18万千瓦,占市域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55.6%。到今年底,全市总装机将达到3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96亿千瓦时,电力工业产值近30亿元,成为全省第二大水电基地。医药工业快速发展,2009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12亿元,比2005年增长39.8%。建材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新建了4个百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材工业产值达到10.15亿元,与“十五”相比年均增长144%。农副产品加工业前景看好,2009年食品、饮料制造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由138亿元增长到465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将实现翻两番,地方工业总产值占比从33.6%提高到55.9%。从2005年到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了421.1亿元,其中企业增加93.7亿元,占22.2%;地方工业增加327.4亿元,占77.8%。地方工业打了一个大的翻身仗,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是“十一五”期间十堰工业最主要的增长点。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2009年,十堰城区已建成13个工业园区,3个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近4.5万亩,入驻企业353家;新建、续建项目175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4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3个,累计投资63元,是2005年的1.2倍。十堰经济开发区等18个企业集聚的工业板块初具规模,大工业园区的雏形基本形成。如十堰经济开发区以汽车工业为龙头,着力打造汽车产业升级示范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60种汽车关键零部件已有48种能在基地内生产,2009年开发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08.1亿元,同比增长20%,比“十五”末增长近2倍。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工业园33个,入园企业695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22亿元,同比增长42%。
  (四)大力实施“双亿工程”,提升骨干企业实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堰市从2007年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在十堰地方工业企业中重点扶持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到2010年,成长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0家,新企业集群形成200亿元的新增长极。2009年,全市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11家,与2005年相比新增7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新增4家;产值过2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新增3家;新增产值过30亿元的企业2家,实现单个企业30亿元产值的突破。“双亿工程”推进3年来,十堰地方重点骨干企业数量年均以39%的速度递增。2009年,全市50家“双亿工程”企业完成产值221.8亿元,同比增长46.2%,拉动整个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
  (五)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十堰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下大力气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创新体系、工业现代化创新体系、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等四类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化前景好的初创企业和种子企业、科技含量高和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和科技创新示范试点企业等五类企业加快发展,组织实施汽车关键零部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可持续发展、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信息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六大类科技专项,充分发挥高新区的龙头作用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整体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专利申请量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年,十堰拥有湖北省名牌38个,中国名牌1个;获得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产值过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居全省各市州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
  三、统筹发展,推进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转型
  十堰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认为,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着力打破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筹发展,实现城乡共兴共荣。2008年以来,十堰提出并实施了“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的“一统三分”发展战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第一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1.9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农村小康标准线。
  (一)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规则布局一体化。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的发展区域,实行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安排城乡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土地空间,城镇空间和人口空间,解决城镇如何建设、产业往哪里发展、人口往哪里去、生态资源如何保护等问题,逐步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目标。目前,全市柑桔、茶叶等十二大特色产业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修订完善,“一统三分”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各县市区结合各自实际,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如竹山县围绕建设水电大县、矿业富县、茶叶名县、旅游兴县和山区经济强县目标,组织修编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6个发展规划;竹溪县确立了“率先发展示范区、特色资源开发区、生态旅游建设区”三个分区的发展思想;丹江口市以被列为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为契机,编制了城区、库区、景区、特色农业产业区的“四区规划”。目前,十堰正在实施“一城两带”战略,以全域规划的思路,推进“竹房城镇带、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郧县与十堰城区对接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坚持示范带动,认真开展试点工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十堰市将“一统三分”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采取通过试点示范带动的办法,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一是举全市之力办好“一统三分”试点。市委、市政府把竹溪县作为“一统三分”试点,制定了《竹溪县“一统三分”战略实施规划纲要》,并在竹溪县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工作。二是集中精力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目前,市县乡三级创办的试点村总数达330个。三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丹江口市确定了六里坪等4个脱贫奔小康示范区及49个试点村,实行山、水、林、田、路、电、房综合治理;竹山县确定了以县城为中心,涵盖11个乡镇62个材(场)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试点示范推动下,全市上下形成了奋勇争先、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立足优势资源,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十堰市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山区现代农业,逐步形成了互融互补的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一是着力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做大做强茶叶、柑桔、蔬菜、魔竽、畜禽、食用菌、中药材、烟叶等八大特色产业,加快培植生物质能源、植物油以及旅游农业等新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达400万亩。全市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达到400万亩。二是着力培养龙头企业。全市共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94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连续3年增幅在10%以上,2009年达到36亿元。三是着力打造农产品精品名牌。全市农业特色产业“三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达120个,其中获湖北著名商标13个,湖北省名牌产品21个。四是着力引导和培育农民合作组织。全市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5家。
  (四)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75亿元,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4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12700公里,改造干线公路476公里,新建省际出口路及断头路742公里。目前,十堰已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战场。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5处,加固各类堤防347公里,恢复水毁农田9.8万亩;建设农村供水工程907处,解决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32平方公里;验收土地复垦整理项目576个,净增耕地4.69万亩;新建农村沼气12.5万座。三是加强城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工程”,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十一五”以来,新建和改建农家店1358家,农资示范放心店284个,建立家电下乡销售网点653家。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十一五”期间,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巩固在100%和99%,累计消除中小学危房39.8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生的饮水、吃新鲜菜、洗热水澡和入厕难问题基本解决,全市26个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二是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4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20个村卫生室,启动了市级医院带县(院)挂乡(院)医疗帮扶活动,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全面启动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新建和改扩建6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兴建了1169家农家书屋和437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广泛开展。四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障五项基金支出达到55.54亿元,做到了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2.36亿元,发放城市低保金4.43亿元,农村低保人数达15.47万人,妥善解决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通过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就业培训,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6.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达4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218个重点贫困村整体推进任务,今年启动的174个重点村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2.62万人。扎实推进移民安置,截至目前,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点移民2431户、10317人的外迁和64000人、178个安置点对接工作;完成了潘口水电站7417户、27869人的移民搬迁任务,确保了原迁移民直补资金100%发放到位。
  (六)加大激励扶持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从政策上扶持,从资金上倾斜,从人才上支持,大力营造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一是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2009年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每年预算100万元用于新修通村水泥路补助;每年拿出400万元用于扶持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化经营;连续3年预算1000万元,用于张湾区、茅箭区发展农业产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每年预算1000万元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排位前3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的奖励;从2009年开始,每年在全市评选10个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和20个进步乡镇,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奖励。三是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拨干部的力度。2009年,公推公选8名乡镇党委书记到市直部门担任副职,明确了14名乡镇党委书记为副县级干部,从村主职干部中招录了18名乡镇公务员。
  四、生态立市,推进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特证的文明转型
  十堰的优势在山水,潜力在自然,希望在生态。长期以来,十堰坚持生态立市与工业兴市并重,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十堰拥有武当山、丹江水和汽车城、武当道茶四张靓丽的“名片”,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好基础。2003年省委、省政府武当山现场会召开后,十堰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来筹划,把旅游产业作为除汽车外的第一大产业来培育,全市旅游步入加速发展时期。2007年,武当山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2008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策部署后,十堰全力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发挥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优势,以武当山为龙头,整合山、水旅游资源,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区,争取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旅游总人数翻一番、旅游总收入翻一番、旅游从业人员翻一番”的“三个翻一番”目标,使十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一是用大思路谋划旅游产业。按照发展大旅游的思路,提出了以武当山为龙头的“三区三线”旅游发展战略。以“三区三线”为重点,加强旅游产品和线路集成,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旅游经营集约化程度。目前正在抓紧编制全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二是用大手笔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以大项目推进大旅游,2009年全市申报重点旅游项目45个,总投资逾69亿元;2010年全市旅游重点建设项目15个,计划投资20亿元。以大手笔推进大旅游,近年来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历届武当国际旅游节等大型节会;今年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又将在十堰举办;每年投入4200多万元在中央电视台和重点省市卫视宣传,“大山、大水、大人文”主题形象逐步确立。武当山先后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中国优秀风景区”等殊荣,美誉度、吸强力、影响力明显提升。三是用硬措施保证旅游产业发展。十堰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2009年开始,在过去每年400万元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到2000万元,并按一定比例逐年递增。实行旅游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各县市区政府主导旅游发展力度明显加大,有5个县(区)设立了200万以上的旅游发展资金。通过创建旅游名镇、旅游名村、优秀A级景区等活动,全面提升全行业服务质量。坚持以开放促开发,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采取以资源换资金、以景点换资金,重点引入大企业、大集团和有较强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参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2009年,十堰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22%和41.8%;其中武当山接待游客1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亿元,增长23.1%和48.2%。今年上半年,旅游经济各项指标大幅增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6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3%和61%;其中武当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亿元,增长38%和71%。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一是发展生态食品加工业。开发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产值高达40多亿元。二是发展生态畜牧业。2009年,十堰市畜牧业产值35.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三是发展生态渔业。十堰市水域总面积153万亩,可养面积68万亩,2009年,放养面积18万亩,水产品产量6万吨,渔业总产值6.2亿元。四是发展生态经济林业。2000年以来,全市共增加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活立木畜积增加千万立方米,经济林地基地面积达500万亩,产值超过30亿元,主要林产品年产量达5万吨。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得到统筹兼顾。五是发展生态工业。以节能环保为目标,大力推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减轻资源消耗,减少“三废”排出,已有68家企业进入全省“清洁无公害工厂”行列,91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全市主要污染物总量继续保持“双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消减了3.67%和8.61%,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
  (三)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抓好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汇入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支流12条,其中十堰市占10条。十堰市坚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证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水源区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启动,列入《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的12座污水处理厂有10座相继建成使用。大力开展环保专项治理,先后整治800多个排污口,在47家重点工业废水排污口安装了在线监测装置;治理重点污染企业86家,完成治理项目300个;对110个污染重的拟建项目依法进行了否决,对130家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小造纸等“十五小”企业和63家黄姜加工企业实行强制性关闭。二是打造以生态功能示范区为载体的绿色屏障。适应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将全市划分为四大生态功能区:山地生态管护区、生态综合治理区、丹江口库区水源保护区、城郊生态建设区。四大功能区明确了建设方向和重点,提高了生态建设的针对性。三是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然林管护、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长防林建设等生态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造林191.37万亩,对208万亩坡耕地实行了退耕还林,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区面积达到4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520多平方公里;在库区周边建设绿色屏障,仅人工生态造林就达5万亩。“十一五”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7个百分点,达到53%,水源区的环境承载力明显提升。目前,十堰市正在按照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标准,举全市之力,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典范”。四是创建生态人居环境。近年来,十堰市合理利用本地山水、森林等自然景观和资源优势,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安全、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主要内容的“三城联创”工作,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巩固和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十一五”期间,十堰城区新建了天津路等7条主干道,完成了武当路等5条主干道和城区108条内街小巷改造工程,主干道循环路网日趋完善,新增城市发展空间30平方公里左右,西气东输十堰支干线和城网建设开工建设;博物馆、游泳馆、美术馆建成开馆等,这些项目建成竣工,极大地增强和完善了城市整体功能。城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作提档升级,城市品位大大提高。十堰在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及省级文明城市“四连冠”等荣誉的基础上,2009年又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蝉联省级文明城市“五连冠”。走在十堰的街头,鸟语花香、满眼苍翠的景观随处可见,令人爽心悦目。
  五、创新环境,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体制转型
  环境是推动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近年来,十堰市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开发资源、打造品牌、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力营造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环境,为转型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坚持开放先导,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十堰市坚持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了东风公司的国际合作和战略重组,引进双星集团、万向集团、农夫山泉、雨润集团等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壮大了市场主体。“十一五”前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6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6.6%,其中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1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8.1%,年均增长18.64%,“十一五”前4年累计利用外资1.8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8.5%,其中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5733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208.4%,年均增长32.52%。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进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达到95%以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先后取消、调整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627项,市级许可和审批事项减少47.7%,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占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71.2%,经济市场化水平由54%提高到71%。
  (二)推进山地开发整理,拓展发展空间。针对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十堰市大胆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整理山地开辟发展新天地的路子。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对纳入规划整理的山地统一由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在制定山地整理规划时,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与市区近期建设规划、与重点区域控制性详规相衔接,做到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分片开发利用。近几年来,先后编制了东部新城概念规划、西部新城概念规划和北京路沿线景观规划等。在这些规划的严格约束下实施山地整理。二是实行集中连片开发。在落实国家耕地和林地保护制度前提下,从分散的山地使用者手中把低效、闲置的荒山丘陵集中进行高效改造、综合整治、成片开发,集中用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如在十堰城区西部实施“万亩山地整理项目”,集中连片整理山地15000亩,打造工业总产值过500亿元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三是创新山地整理模式。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起来,坚持开发市场化、主体多元化,探索了政府开发、企业开发、村组开发和联合开发等四种开发模式,调动社会资源、引导市场力量共同参与山地整理。如普林工业园由6家法人公司合资经营开发,共投入资金3.2亿元,整理山地3000亩,吸引了40多家企业入园。四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实施山地整理中,十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如把东部新城50%的山地作为生态绿地;对景观山体永久保留,使其成为城市风景;坚持“三同时制度”,即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将环境评估纳入山地整理项目之中,建立和完善山地整理项目申报、实施、监管、验收等制度。推进山地整理开发,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十堰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后劲,拓展了十堰城市发展空间。据初步统计,全市通过整理山地,为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拓展空间达5万亩。1978年,十堰城区建成区面积只有19.7平方公里,到2002年仅增加到52.3平方公里。2003年以来通过开山整地,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近80平方公里。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创发展新优势。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在推进转型发展方面,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原则,至力于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过积极努力,十堰市争取到了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等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叠加的优势十分突出。出台了《支持十堰城区工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十堰市为大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7年以来共兑现奖励和扶持资金3000多万元。二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的办法,新修了5条环城道路,新增工业用地3万多亩。完成了50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十堰的电力保障能力。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预期达到300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投资增长226%,年均增长26.7%。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突出了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方向和重心,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向工业集中,资金向工业投入,政策向工业倾斜”的良好氛围。组织实施了“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十堰、优质服务”四大环境创新工程,加大了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标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建设,坚持开展企业评议政府、社会评议机关、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坚持在全市集中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创优发展环境”专题教育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进百企”、“千名干部进农村”、“信访维稳突击月”、“重点项目百日攻坚”、“五个专项治理”等活动,全力优化发展环境。2009年,十堰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四)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着力培植转型发展后劲。“十一五”以来,十堰抢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新阶段扶贫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国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等重大机遇,以水电、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生态建设等重点转型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转型项目带动战略”,深入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年”、“重大项目百日攻坚”活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后劲。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五”时期累计完成336.7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时期1100亿元;投资率由2005年的33%稳步提升到60%。一是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加快推进一个机场、二个码头、三条铁路、四条高速为重点“1234”交通项目,已累计投资175亿元,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优化了发展环境。二是汽车工业项目。通过实施湖北三环公司年产6万辆专用车项目、东风渝安20万辆微型车扩能项目、世纪中远5万辆微型车扩能项目等一大批生产性项目,培育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汽车支柱产业。三是能源建设项目。通过丹江口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鄂坪水电站、陡岭子水电站和在建的潘口水电站等一批电站建设,全市水电装机将达到307.8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二大水电基地。四是生态建设项目。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71个生态项目,共投资58亿元,夯实了产业基础,增加了农民收入。五是社会民生项目。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扩大内需的民生建设项目,共争取新增中央投资项目683个,批复总投资40.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8.76亿元,占总投资的71%,极大地改善了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十堰市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增长动力,不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而且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