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在竹山国际大酒店主持召开精准脱贫重点攻坚竹山县工作推进会,要求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全面整改,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市委常委、十堰军分区司令员曾彦,副市长刘运梅,市政协副主席程登明、潘世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惠波,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卢熹昌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办、中级人民法院、财政局、水利和湖泊局、市场监管局在竹山县开展精准脱贫重点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市扶贫办、竹山县分别介绍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近年来,竹山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截止2019年底,竹山县累计减贫47536户145432人,剩余贫困人口108户25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7%。今年1月竹山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和省考核评估验收,4月中旬省政府宣布竹山县退出贫困县。
师永学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竹山县严把“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强力推进“户户走到、扶贫作坊、安幼养老、强基固本”四项重点工作,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成效显著、措施得力、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打造了样板,树立了标杆;市直相关单位全面落实包保责任,扎实开展帮扶工作,齐心协力,尽心竭力,为促进竹山县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师永学充分肯定竹山县脱贫攻坚工作成绩和市直相关单位所做的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聚焦存量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三类群体突出问题和巡视、督查反馈问题,精准施策,全面整改,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细,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师永学指出,竹山县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但受疫情影响,存量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稳定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弱项。竹山县和市直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和困难,不懈怠、不停顿、不松劲,咬定目标任务,保持攻坚态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切实落实责任,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上阵,推动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切实攻坚克难,对剩余贫困人口要加大帮扶力度保脱贫,对已脱贫人口要查漏洞补缺项,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受疫情影响严重户要加强预警监测,坚决防止返贫和新增致贫。切实清零销号,要聚焦中央和省市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贫困县退出考核评估、扶贫领域巡察等工作中反馈的意见和问题,易迁后续帮扶、农村危房改造、村级水电路网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部署,坚决整改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一、加强组织领导。师永学同志第一时间对做好精准脱贫重点攻坚竹山县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卢熹昌同志及时召开机关党组会议和市直相关部门精准脱贫重点攻坚竹山县工作专题会议,成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精准脱贫重点攻坚竹山县工作方案》,细化明确任务,迅速开展工作。二、一户一策推进。一是领导带头,强化工作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师永学带领工作专班,三次深入竹山县相关乡镇村组,逐户走访未脱贫户、监测户和边缘户,全面掌握情况,找准关键环节,研究落实相应工作措施。二是深入走访,排查短板弱项。市人大办工作专班多次深入鼓锣坪村和董家沟村,聚焦剩余贫困人口和“两类对象”,全面查短板补弱项。针对部分边缘户和监测户情况,制定一户一策,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帮助其增加收入,防止返贫致贫。针对群众反映网络信号差、务工难、基础设施不到位等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三是解决突出问题。组织引导董家沟村劳动力县外务工178人、县内务工18人,在家创业、做临工20人。组织贫困户管护茶园500多亩,发展生态稻150亩、食用菌5万棒、中华小蜜蜂70箱。对现有三类户实现一户一策,同时叠加落实防贫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政策,强化帮扶力度。对鼓锣坪村三类人口实行双重包保,组织劳动力出县务工157 人、县内就业43人、就近就业29人。发展食用菌6万棒、蜜蜂150箱,贫困户实现户户有产业、可增收。积极解决群众农房改造、产业发展、矛盾诉求,全面落实一户一策,三类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基本消除。四是增强攻坚合力。严格落实重点攻坚队长单位职责,加强与各成员单位联系,通过微信群督促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及时收集、定期报送市领导重点攻坚工作信息,总结各单位好经验、好做法,编发情况通报供学习借鉴;对各单位联系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沟通协调,持续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全力推进重点攻坚工作落实。
下一步,市人大办将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及时调研督导,定期分析研判,督促指导竹山县及6个联系村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强化问题整改,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促进竹山县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法院所联系竹山县得胜镇五道河村共408户1577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559人,现存量脱贫户8户15人,脱贫监测户1户5人,边缘户5户17人。为扎实做好联系村精准扶贫重点攻坚工作,市法院将该村三类对象14户37人促脱贫防返贫当作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主要措施:一是压实责任抓落实。按照省、市要求,市委常委、市军分区司令员曾彦多次亲临五道河村督导工作。市法院迅速成立精准扶贫重点攻坚工作专班,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惠波及法院专班多次实地督导,对全村204户贫困户及非贫困户全面进行入户核查,全面排查短板弱项、建立工作台账,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确保6月底前,8户未脱贫户全部能够达到脱贫标准;1户监测户、5户边缘户持续控制在不返贫、不致贫的有效保障范围内,同时督导包保单位增派干部,履行包保责任。二是用活政策补短板。在用足低保政策,稳定三类对象经济收入的同时,通过防贫保等政策,保障边缘户不因大病、重病致贫。三是统筹兼顾促提升。在兼顾三类对象的同时,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引导有意向的农户有序外出务工。特殊情况特事特办,确保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一个不掉队。下一步,市法院精准扶贫重点攻坚工作重心是扎实落实已有举措。

市财政局:4月以来,市政协副主席潘世东率财政局工作队深入居委会开展重点攻坚4次。一是聚焦精准脱贫重点攻坚工作联系点上庸镇北坝街居委会“三类对象”,摸清底子、找准根子、选好路子,对剩余贫困人口一户一策,边缘户和监测户已精准制定巩固提升措施61项,并积极推进落实。二是紧跟时间节点,认真做好产业扶贫、务工增收等重点工作。三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标准,聚焦突出困难和问题,建立重点攻坚台账,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举措,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主要措施是:一是紧盯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贫困县退出评估考核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主线,守住“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大排查问题底线,把牢到村到户扶贫项目选择精准主线。二是围绕山水特色抓产业,围绕脱贫意愿抓就业,围绕技能培育抓创业。三是建立帮扶机制,促进财政政策再发力;履行督导责任,促进纾困解难措施再落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促进战贫脱贫信心再坚定。四是紧盯识别退出精准确保零遗漏,紧盯措施精准确保零失误,紧盯一户一档梳理确保零缺项。
下步打算:一是突出标本兼治,持续抓好问题整改。二是强化政策兜底,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三是坚持靶向发力,全力抓实核心产业。四是聚焦年度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