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方式,是青年干部磨练意志品质、练就过硬本领的重要路径。挂职干部只有身入、心入、情入、融入,才能从挂职中取得真经,获得本领。闫晗同志是2019年市直单位下派基层挂职的年轻干部,她在挂职结束后,认真思考总结,形成体会文章,与广大干部分享。
人物简介:闫晗,女,汉族,1988年10月出生,研究生,法学硕士,中共党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挂职担任茅箭区二堰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组工干部街道挂职感悟
2019年9月中旬到2021年12月底,经组织安排,我曾经到茅箭区二堰街道挂职锻炼两年三个多月。830多个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遭遇过突如其来的疫情,经历过紧锣密鼓的创文,接受过几个大型项目的拆迁任务,接待过几十批情绪激动的上访人员;有彻夜不眠、连月无休的辛苦劳累,也有春暖花开、亲友相逢的喜极而泣;有过被居民多次骂哭、被情绪突然崩溃人员无差别攻击的尴尬无奈,也有过困难时刻被党员鼎力支持、烈日下被居民送水送瓜的暖心时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年多来,我有幸与街道、社区的同志们一起,投身于十堰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伟大实践,亲历了茅箭区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攻坚岁月,见证了街道社区、背街小巷的华丽蜕变。于我个人而言,也在两年多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再碰到突发事件,感觉会少一分慌乱;再遇见复杂矛盾,心中会多一分从容。两年多挂职经历,是脱胎换骨的党性锤炼,是攻坚克难的实践历练,既有汗水、泪水,劳累、委屈,更有淬炼、提升,感悟、蝶变……谨以此文对这段挂职经历做一总结。
感悟一 困难时刻 党员是最可信赖最可依靠的力量
2020年1月30日,茅箭区疫情吃紧,我被派往二堰街道富康社区领导疫情防控工作。到社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将刚摸排出来的几名党员组织起来,成立社区抗疫临时党支部,分兵把口,立即投入到人员排查、楼栋守护等工作之中。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防控力量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临时党支部在居民网格群里发出一道动员令,几十名社区党员闻令而动,纷纷报名参战,王大哥就是其中一员。与多数机关单位下沉党员不同,王大哥是一名个体户,看到动员令就立马报了名。在担任抗疫志愿者的20多天时间里,50多岁的他每天要爬上千级台阶,为居民送物资、测体温,耐心细致讲政策、释疑惑,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天,王大哥包保的楼栋发现高风险人员,因在工作中与其有密切接触,王大哥需要接受集中隔离。忐忑中我拨通他的电话,他却没有丝毫怨言:“我去!”二十分钟后,我在小区门口送他出发,他挥挥手,一脸淡定地钻进了救护车。看着他的背影,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困难时刻施以援手、只讲奉献不计得失,正是一名名像王大哥这样的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汇聚起我们战“疫”必胜的磅礴力量。
闫晗在信访服务中心向辖区信访人员讲解有关政策。
疫情过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摆上日程。2020年5月14日,我第一次来到南岳路大臣农产品批发市场土地收储项目专班,成了一名“拆迁人”。初入市场,商户对我们冷眼相待,因为三个月的疫情已让他们损失惨重,现在市场搬迁,他们将遭受更大损失。市场里的商户抱起团来、拒绝沟通,我们的拆迁工作一时陷入僵局。一次例行入户调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与一位姓张的水果商户座谈。他沉默很久,一字一顿对我说:“因为疫情,我们的水果都烂掉了,很多人一边倒水果一边抹眼泪。但我想通了,市场搬迁对城市发展有利,我会带头搬迁,支持政府的决策。”他的话让我看到了希望。几天后,在他带动下,首批20多户水果商户陆续开始搬迁。他搬迁的那一天,我特地赶去帮忙。临走时,他从钱包里掏出一个红本本硬是让我看。那是一个旧式的党费证,红色的封皮上印着一个大大的党徽。“我是个老党员,不管是以前当兵还是现在做生意,都不能给党添麻烦。”他的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堡垒无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激发昂扬斗志。作为一名机关党务工作者,我原来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肤浅。两年多的挂职经历,一个个无名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先进形象,让我深切体会到: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就越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就越需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战胜艰难险阻,取得成功,走向胜利。
感悟二 任何时候 任何困难面前 领导干部都要冲在前、干在先
挂职初期,我面临的最大角色转变就是从机关普通干部变成了街道班子成员。原以为班子成员就是开开会、讲讲话,没想到大多数时间是冲在一线。
2020年2月10日,街道党工委开会传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开展入户测温工作的通知。会议还未结束,大家就议论起来:防护物资不足如何保安全、人手不够怎么办……区领导知道大家的顾虑,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带头上。”作为社区包点领导,我负责确诊楼栋入户测温工作,恐惧、焦虑、不安,我只能硬着头皮向前冲:一天两次上门测温,一趟下来防护服里的棉袄早已湿透;防护服紧缺,把新发的防护服留给下沉党员,将旧防护服喷上酒精反复使用;发现发热人员,深更半夜也要送去医院检查……连续几十天的入户测温虽然累得接近虚脱,但拉近了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也增进了我与社区工作者之间的感情。
2021年7月1日,闫晗在富康小区大门口值班值守。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亲眼见到许许多多的领导干部冲在前、干在先。包联街道的区领导年近六十,天天跟着年轻人一起加班到天亮;街道党工委书记每晚看流调监控视频到凌晨四点,早上六点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社区书记带头守卡口、测体温,用实际行动带领其他同志共克时艰……十堰取得疫情防控保卫战胜利的背后,广大党员干部心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危难时刻,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
不仅是疫情防控,在街道挂职期间,几乎所有重要工作都是街道班子成员冲在前面抓落实。两年多时间,在社区创文、人口普查、安全隐患排查、疫苗接种、重点人员管控、换届选举等多项工作中,我既是组织策划者,更是执行者、参与者。通过带头上、带领干,发挥了导向引领作用,赢得了理解支持,为顺利完成挂职包点各项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为什么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区领导告诉我:“所谓‘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街道党工委书记告诉我:“带头干才能暖人心。”群雁高飞头雁领。两年多的挂职经历,让我明白了行动是最好的引领,实干是最好的示范。与其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
感悟三 忙到疯、工资低、无编制 社区工作者值得也应当被我们尊重
近年来,社区工作者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他们走街串巷,认真细致地排查安全隐患;他们入户走访,不厌其烦地宣传反诈知识;他们临危不惧,不辞辛劳地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们是我挂职期间接触最多的一群人,也是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群体。
二堰街道下辖12个社区,这些社区的人口多则上万少则数千,而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不到20人。他们的任务主要有两大块,一块叫做“条线”,主要是负责和不同的行政机构对接,细分为党建、经济、城管、民政、综治、安全生产等等;另一块叫做“网格”,主要是负责和网格里的居民对接,及时了解民情、转达民意、解决民忧。由于事多人少,加班加点早已成为社区工作者的常态。
2021年6月,闫晗与社区协警一起到辖区商铺排查安全隐患
入户排查、数据核实、人员转运、上门消杀、体温监测……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社区工作者每天都在重复的工作。为确保辖区安全,他们必须第一时间排查出重点管控人员,遇到个别不配合的居民,即便是三更半夜也要上门做工作。为动员居民接种新冠疫苗,他们加班加点利用网格、入户、电话排查等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解释政策,甚至采取车接车送方式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服务。
疫情防控之外,社区还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2020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达标决胜的关键之年。每月检查、每季测评,社区工作人员基本每周无休:一米一米地留意,看地上是否有垃圾和痰渍,看路面是否有坑洼;一层一层地爬楼,看楼道是否有杂物,看墙面是否有乱涂乱画;一次一次地入户,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不知身上被蚊子叮了多少包……我包联的社区有150多个创文点位,每次迎检,我一天要走三万多步,累得双腿直哆嗦,而社区女书记大我二十岁,比我走的还要多。
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让不少年轻的社区工作者选择离开。他们之中,有的曾因填报大量表格累晕在办公桌前,有的曾因长时间加班导致身体吃不消,有的曾因居民的不理解感到委屈,但更多是因为工作忙、工资低,无法解决编制问题......
虽然有人离开,但更多的社区工作者选择坚守。我曾经问过一名社区书记:“工作这么累,有没有想过换个工作?”她回答说:“之前有公司高薪挖我,我没去,因为我觉得社区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这就是可爱可敬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值得也应当被我们尊重。
感悟四 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来办 信访、拆迁都不难
初到街道,我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接访。一方面担心上访者带有情绪,自己无法疏导;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政策不熟,难以说服对方。但身处基层,不可能不与群众直接打交道。
在南岳路大臣农产品批发市场搬迁过程中,我先后接待了十几批次上访商户。第一次与他们打交道,十几名商户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吵得我头晕目眩。多亏街道同事帮忙解围,我才把他们安抚下来。后来,同事给我传授经验,教我面对集体上访要推选代表,要放低姿态多听对方的诉求,要换位思考帮他们想办法。多次接访后,面对上访人我变得能够耐心倾听他们的安危冷暖,能够设身处地从上访人的角度出主意、想办法。市场搬迁结束后,我偶遇一位曾经带头上访的商户,他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笑着对我说:“姑娘,我们也不是要为难你,可是不找你找谁,以后去了新市场有问题还得找你。”他的话让我很受触动:群众上访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怎能辜负“自家人”的信任?
与信访工作一样,拆迁也是直接面对群众。当了两年的“拆迁人”,先后参与拆迁400多户,我最大的感受是:拆掉的是房子,留下的是民心。朝北沟片区拆迁是2021年我参与的一项重要拆迁任务。第一次乘车进朝北沟差点把我颠吐,坑坑洼洼的土路又窄灰又大,车开近半个小时才到达拆迁区域。看着眼前的一片房屋,我很难想象这里的群众日常是怎么出行的。据他们自己说,早上五点多就要送孩子上学,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就只能提前囤一大批物资,大人小孩 “猫”在家里等天晴。尽管出行十分不便,但很多居民还是不同意拆迁。改善居住环境符合群众利益,经过认真分析研判,我们拆迁专班决定不谈政策,先带他们看新房子。“这房子采光好”“如果住到这,孩子上学就近了”……看到一幢幢崭新的大楼、一户户漂亮的新房,居民的脸上笑开了花。测绘、评估、签约、兑付……时间不长,朝北沟片区76户全部拆迁完毕。
除了考虑大多数群众的需求,拆迁过程中还要针对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对唯一住房户,我们会帮忙算好“经济账”,看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哪种方式更加有利,让他们有处可去;对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拆迁户,我们会安排上门宣讲政策;对摇摆不定的拆迁户,我们会反复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排除他们的思想障碍和对立情绪,让他们真正从感情上接受与认可拆迁……一位常年从事拆迁工作的街道同事告诉我,干拆迁工作这么多年,虽然有人上访、有人闹事,但多数老百姓还是真心地感谢他,有的甚至和他成了朋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信访、拆迁工作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只有把群众当作亲人来待,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来办,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感悟五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 实践是最好的教材 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越是艰苦环境、吃劲岗位,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磨砺意志。我们“80后”“90后”年轻干部大多数成长在生活宽裕的时代,从学校门到机关门,复杂斗争的经验和艰苦环境的考验是先天不足。要增加阅历、提升能力,唯有到基层“补课”,向群众学习,才能听到真言、学到真知、领悟真谛,才能让成长的每一步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
壮筋骨、长才干,基层是最好的课堂。不到基层,不可能真正“明国情,接地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要勇于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动深入基层,把基层作为个人成长的肥沃土壤,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提升本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学思践悟、摔打锤炼,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壮筋骨、长才干,实践是最好的教材。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我们要乐于到信访维稳、项目建设等问题多、矛盾复杂的地方去,在火热的实践中经历几次“风吹浪打”,接几块“烫手的山芋”,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磨出真功夫、练出“大心脏”,进而收获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壮筋骨、长才干,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人民群众。我们要甘当小学生,主动拜群众为师,善于向群众学习,虚心向群众讨教,经常进农家、访百姓,与群众打成一片,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在服务群众中学习群众经验、总结群众智慧,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干力量,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过程参与者,历史的接力棒终究会交接到青年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历史重任,勇做新时代的“劲草真金”,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中华民族圆梦今朝的伟大实践中锻造青春本色、实现人生理想,是无比幸运的事,也是无比幸福的事。